【读书笔记】快思慢想

前言

这本《快思慢想》来头可不小,看看人家怎么宣传的吧:

全球重量級作者一致推薦! 如果一年只能讀一本書,你絕對不能錯過《快思慢想》! 慢慢讀,反覆讀,跟著他踏上美妙的心智探索之旅。 當代最偉大的心理學家、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康納曼灌注五十餘年研究功力, 推出人類社會思想史上,第一本全面深度剖析大腦思考運作的「思考聖經」。 不僅可能改變你的思維方式,甚至改變你的工作、生活與人生。 Amazon、《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年度選書 認知科學權威洪蘭教授「六親不認、迫不及待想把它譯完,介紹給讀者看」、 中央研究院曾志朗院士專文推薦! 英文版上市一年,至今仍穩居Amazon認知心理類Top 1、 決策類Top 3、企業管理類Top 7、銷售總榜Top 100

虽然本书是大牛写的,译者也是认知科学的权威。可是实际读起来,那糟糕翻译时刻让我有弃书的冲动。花了几个月勉强读完,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书里面的干货。

 

可用性捷径

当你思考一个复杂的问题的时候,用另一个简单的问题来代替这个复杂的问题,而你却不知道自己想的是另一个问题。造成了你的回答出现了偏见。

小测验

有一个人被他的邻居描述为:「史提夫是个很害羞、不大方的人,他很愿意帮忙,但是对人或真实世界没什么兴趣。 他是个温和整洁的人,他喜欢秩序和结构,对细节非常执着。

请问,史提夫比较可能是图书馆员,还是农夫?

史提夫的人格跟图书馆员的样板形象很相似,但是我们常忽略了相关的统计。

你知道在美国男性人口中,农夫人数是图书馆员的20倍以上。因为农夫比图书馆员多得多, 所以你几乎可以确定这个温和爱整洁的人是坐在耕种机后面,而不是坐在图书馆询问桌后面。 然而,我们发现受试者会忽略相关的统计资料,只是注意角色的相似性。


我们经常相信第一感觉,却忽略了相关的统计事实。

 

大脑的两个系统

我们大脑分为2个系统,其中:

  • 系统一是自动化的运作,非常快、不费力气,即使要费力,也很少,它不受自主控制。
  • 系统二则动用到注意力去做费力的心智活动,包括复杂的计算。系统二的运作通常都跟代理人、选择和专注力的主观经验有关。

 

系统一做什么?

  • 侦察到一个物体比另一个物体远
  • 转头朝向突然发生的声音来源。
  • 接续完成「面包和…」这个词组(“Bread and”)。
  • 当看到一张可怕的图片时,做出厌恶的表情。
  • 侦察到声音中的敌意。
  • 回答2+2=?
  • 阅读大型广告牌上的字。
  • 在空无一人的道路上开车。
  • 在棋局中发现一条好路(如果你是西洋棋大师的话)。
  • 了解简单的句子。
  • 辨识「一个温和、整洁、对细节很在乎的人」的叙述,很像某一个职业的刻板印象。

 

系统二做什么?

  • 在赛跑时,注意裁判的鸣枪。
  • 在马戏团表演时,注意力集中在小丑身上。
  • 在一个拥挤嘈杂的房间中,注意某一个人的声音。
  • 寻找白头发的女人。
  • 搜寻记忆去找出刚刚那个让人惊讶的声音是什么。
  • 维持比平常更快的步伐。
  • 在一个社交场合监控自己的行为,避免失礼。
  • 数数看书中一页有多少个字母 a
  • 告诉别人你的电话号码。
  • 在很窄小的停车格中停车。
  • 比较两台洗衣机的整体价值。
  • 填报税表格
  • 检视一个复杂的逻辑辩论的效度。

 

系统一和系统二的区别

系统二有能力改变系统一的运作。系统一是自动化的运作,系统二平常则处于很舒适的低费力模式中,只动用一小部分的资源在运作。系统一持续给予系统二建议:给它印象、直觉、意图和感觉。一经系统二认可,印象和直觉会转为信念,而冲动便化作自发的行动。当一切进行顺利时(大部分时候如此),系统二会采纳系统一的建议,常常照单全收,或可能微调一下。当系统一碰到困难,就呼叫系统二支持,提出比较详细和比较特定的处理方式,以解决目前的困难。

系统一和系统二的工作分配非常有效率:它将工作减至最低,将效能充分提高。然而,系统一有偏见,并在一些特定情况常会发生系统化的错误。系统一常常避重就轻,回答容易回答的问题,而不是被问到的问题。它对逻辑和统计也不了解。系统一还有一个更大的缺陷是:它无法被关掉。假如你在屏幕上看到一个字是你认得的,你就会去读它——除非你的注意力完全投注到别的地方。

 

慕勒—莱尔错觉

两条原本等长的线条因两端箭头的朝向不同而看起来箭头朝内的线条比箭头朝外的线条要短些的现象。
小测验

系统一会觉得下面的线更长,但系统二告诉我们两条直线一样长(实际测量)。

生活中其实有很多视觉错觉,我们需要依靠系统二去克服。

 

认知错觉

并不是所有错觉都是视觉上的,思想上的错觉称作认知错觉(cognitive illusions)
认知错觉的例子
比如说现在很多传统武术打假,那些所谓的“大师”收了很多徒弟,每次和徒弟对决的时候,徒弟为了拍师傅马屁,都故意输给师傅.久而久之师傅就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了,然后就自信跑去挑战徐晓东,结果被KO。这些“大师”的情况可以说就是认知错觉。

 

系统二需要注意力

系统二需要注意力,而注意力是有限的:注意力就像预算,你可以分配你有限的预算到各个活动,如果超出预算,就会失败。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做计划,节省每天损耗的注意力

系统二会保护最重要的活动,使它得到所需的注意力,「剩余容量」再一秒接着一秒地分配到其他活动上。

而如何看一个人是否在集中注意力呢?看他的瞳孔,如果他的瞳孔放的很大,说明他现在注意力很集中。(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要不知趣的去打扰他了,因为从一个作业移转到另一个作业是要花资源的,尤其在时间压力下,更需花很大的力气。)

 

心流

指一种人们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

我们做任何认知性的学习都需要注意力,而注意力是有限的!是否能证明我们每天只能有有限的时间进行高效学习呢?

答案是:“否”。

我们还有“心流”。在心流的状态中,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令人专注的活动上,并不需要透过自我控制,因此反而释放出可转用于手边工作的大脑资源。

心流的例子
我写代码写的入神了,直到扫地阿姨提示我下班她要锁门了我才发现!

 

自我损耗

自我进行意志活动的能力或意愿暂时下降的现象,包括控制环境、控制自我、做出抉择和发起行为等能力或意愿的下降。简单来说就是自控力下降~

自我控制和认知努力是心智工作的形式。而心智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面临一项严苛的认知作业,同时受到诱惑的挑战,他比较会对诱惑屈服。所有自主性努力的形式,包括认知、情绪,或身体上的努力,都从一个共用的心智能源库抽取资源。他们的实验是序列性的作业,而不是同时性的作业。假如你必须强迫自己做某件事,你会比较不愿意或不能够透过自我控制去面对下一个挑战。这个现象叫做「自我耗损」

耗损自制力的项目

  • 避免去想白熊
  • 抑制对令人激动的影片产生情绪反应
  • 做一连串涉及冲突的决定
  • 想要使别人留下深刻印象
  • 对伙伴不好的行为做出仁慈的反应
  • (有种族偏见的人)跟不同种族的人交互

耗损自制力的后果

  • 偏离原来的饮食习惯
  • 因为购物冲动而超支 对挑衅过度反应
  • 很快就放弃需用力气去做的作业
  • 在认知作业和合理的决策上表现很差

很高兴的是我们可以克服这种自我损耗。当你主动做一个困难的认知推理,或做一个需要自我控制的作业时,你的血糖会下降,导致你后续工作的失败。

所以自我耗损的效应可以用摄取葡萄糖来抵消。(吃饱了工作效率高吗- -)

 

联结活化

为什么去游乐场之前,不要看那些游乐场事故的视频?这样你准备玩那些机动游戏的时候,大脑会不由自主的出现不久前观看的游乐场事故画面,并担忧发生在自己身上。
这一连串复杂的反应,快速、自动而且毫不费力地发生。你没有支配它,也无法阻挡它,它是系统一的作业,这个事件会发生是因为「联结活化」(associative activation)的历程:在脑中一连串扩散的活动中,被唤起的一些想法激发了很多其他想法。

这组复杂心智事件的重要特质就是它的连贯性(coherence),每一个元素都是相连的,而且支持和强化其他元素。画面会激发记忆,记忆又激发情绪,情绪又激发脸部表情和其他反应,例如一般肌肉紧张和避开的倾向。脸部表情和避开的动作会强化它们所连接的感觉,这个感觉又回过头来强化类似的念头。这些发生得非常快,而且全部同时发生,得到一个自我强化的认知、情绪和生理反应型态(self-reinforcing pattern),这个反应型态是多样和整合的,这就叫做联结的连贯性(associatively coherent)。

心理学家把念头看成广大网络中的节点(node),叫做「联结记忆」,每一个念头都跟很多其他念头连结。联结的类型有许多种:有因果的联结(病毒→感冒);属性的联结(柠檬→绿色),所属类别的联结(香蕉→水果)。

 

促发效应

促发效应是一种内隐记忆的效应,而这个效果是指受到一种刺激 (即知觉模式)时,会影响到另一个刺激的反应。
促发效应的例子

看到老虎对你咆哮会本能想跑。

逛鬼屋被真人扮的鬼吓得大叫。

 

无意识的促发效应

被促发的念头也会再促发别的念头,不过效力比较弱。就像池塘中的涟漪一样,促发效应是从广大联结网络的一小部分开始扩散。而促发效应并不限于概念和文本。当然,你无法从意识的经验得知这一点,但是你必须接受这个的看法:

你的情绪和行为会被连你自己都未意识到的事件所促发。
心理实验

心理学家巴夫(John Bargh)和他的同事请18到22岁的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学生从五个字中选四个字造句,例如: finds、 he、if、yellow、instantly。有一组学生一半的造句里包含跟老人有关的字眼,例如Florida、forgetful、 bald、gray、wrinkle,做完之后,这组年轻学生要到走廊另一端做另一项实验,实验者测量他们穿越走廊的时间,果然如巴夫所预测的,以老人相关字眼来造句的这组学生,穿越走廊的时间比其他人显著缓慢。

这个「佛罗里达效应」(Florida effect)包含了两阶段的促发:

  1. 这些字促发了「老年」的思想,虽然「老」这个字从来没有出现过;
  2. 这些关于老的思想,促发了行为,使人走得比较慢,因为老跟慢是联结在一起的。

这些都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发生的.事后问起这些大学生,没有一个人注意到这些字有共同的主题(老),他们都坚持自己没有受到那些字的影响,老年的念头从来没有进入他们的心中,然而,他们的行动却被改变了。这个显著的促发现象——念头影响行为——称为「意念动作效应」(ideomotor effect)。

虽然你真的没有意识到,读这段文本也促发了你。

意念动作效应:跟巴夫和他同事在纽约所做的初期实验正好相反(镜像)。他们请学生在房间中走5分钟,每1分钟走30步,这是大学生平常步伐速度的三分之一,在这短暂的经验后,研究者发现,学生对跟老年有关的字辨识得特别快,例如forgetful、old、lonely,这个双向互惠的促发效应会产生连贯性的反应;

假如你被促发而想到老年,你的动作就会比较像老年人;动作像老年人也会强化关于老年的思想。(各位,不要总说自己又老了啊~)

 

认知放松

认知放松的反面是认知紧张。在你没有障碍,没有新情况,没必要投入注意力和更多精力的情况下便会处于认知放松。
认知放松或紧张的情境

当一个句子是印刷清晰、被多次重复,或已深植于脑海,你就可以在认知放松的状态下,顺畅地解读出来。

你在心情好时听一个人说话,或当你嘴里轻咬着铅笔,迫使你「微笑」时,你会感到认知放松。

相反的,当你在读印刷不清楚、颜色褪淡的说明书,或是句子冗长、用语复杂,或者心情不好,甚至在皱眉头时,你会感受到认知紧张的状态。

 

记忆的错觉

错觉的试验

莫志鸟,刘芸这些是我编出来的名字,现在你看到了这些名字并知道这些是无意义的名字。但如果几天后,我又给你看 一长串人名,里面包括这几个人的名字,你的任务是把你觉得是名人的名字勾出来,你就可能会勾出我前面编出来的这几个名字。
「熟悉感对过去发生的事(pastness)有着简单而强烈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对先前经验的一种直接反应」,这个「过去的感觉」就是一个错觉。

以前看过的词再度看到时——无论是在你眼前一闪而过或在嘈杂的环境中让你指认,曾经看过的词会比其他词容易辨识,也会辨识得比较快(大概快几百分之一秒)。简单的说,当你指认曾看过的词时,你会体验到认知放松,正是这种放松的感觉,让你觉得熟悉。

你不需要重复整个事件或想法,只要重复一部分,人们就可能相信你的话。就像脑白金的:“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的广告台词轰炸。只要你熟悉句子中的某个片语,就会使整句话听起来很熟悉,也就容易接受这句话是真的。假如你不记得在哪里听过这句话,又没有办法跟其他已知事物连接起来,你就只能依赖认知放松的感觉,别无他法了。而认知放松和良好的情绪是联结在一起的。(我想就是这种效应让我们觉得经常打广告的产品会比较可靠吧~)

 

如何写出具有说服力的讯息

  1. 把易读性增至最大。
  2. 假如你的讯息是要印出来的,请用品质较好的纸,使字和背景的对比度加大。假如你要印成彩色的,鲜蓝或大红色的字会比黄、绿或浅蓝色更容易让人相信内容的真实性。
  3. 假如你希望别人认你是可靠、聪明,有智慧的,请不要用复杂的语言,尽量用简单的句子来表达。
  4. 要维持讯息简单,还要使它容易记住。把你的想法写成诗或韵文,别人比较会相信你的话。
  5. 假如你要引用一个人的话,请选名字容易读出来的。
能点赞面对的事,就别让它成为心事     --鲁迅

 

单纯暴露效应

它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我们把这种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叫做单纯暴露效应。

这个效应来源于大自然的生物进化,重复暴露的后果使生物在所处环境中得到立即的好处,生物因而能区辨物体和环境的安全性,这也是最原始的社会依附(social attachment)基础。因此,重复暴露成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凝聚的基础——它正是心理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人在心情很好的时候,他的直觉会很准。心情不好的或不舒服的时候,直觉会变的很差。

例子

「因为它已经重复出现这么多遍,我们一定倾向相信,不过,还是从头到尾想一遍再决定。」

「熟悉了就会喜欢,这就是一种单纯暴露效应。」

「我今天心情非常好,这表示我的系统二比平常虚弱,我得更加小心。」

 

过早下结论

小实验

上图中同样的一个图形,字母的情境中会读成B,在数字的情境中会读成13。

 

情境帮助你决定每一个元素。你做出一个确定的选择,你自己却没有意识到。你脑中只出现一个解释,你从来不知还有另一个解释的可能性存在。

 

确认偏见

联结记忆使我们易有「确认偏见」(confirmation bias)。当人家问:「山姆很友善吗?」关于山姆各种行为的不同事件会来到你心中,若是问你:「山姆不友善吗?」你较难想起他的许多行为。特意去寻找支持的证据叫做「正向测试策略」(positive test strategy),也是系统二验证假设的方式。

 

框架效应

用不同方式呈现相同讯息常会引发不同情绪。例如,「在手术后一个月内的存活率是90%」就比「手术后一个月内的死亡率是10%」更有说服力;这两种呈现方式不同,但讯息的内容是一模一样的,但是人们通常只看一种形式,而且觉得他所看到的就是全貌,不管完整性。

例子

「她对这个人的经营手段一点都不了解,只是凭着优越的简报得来的月晕效应做判断。」

「在提出任何讨论之前,先各自判断这个问题,以避免互相干扰,我们才能从每个人独立的评估上得到较多资讯。」

「他们根据一个顾问的正向报告就做了这个重大决定。WYSIATI ——你所看到的就是全貌,他们没有想到自己掌握的讯息太少了。」

「他们不想知道更多讯息,以免破坏他们原有的故事情节,他们较相信自己所见到的就是事实——WYSIATI。」

 

我们如何做出判断

  • 人容易被第一印象影响后续判断
  • 我们的计算常常比我们需要的多,我把这种过量计算叫做心智的发散性。
例子

「评估一个人有没有魅力是一种基本评估,不管你想不想,这种评估都会自动进行,评估的结果也会影响你。」

「大脑中的神经回路会从脸型去评估控制欲。他看起来就像个领导人。」

「如果惩罚不符合犯罪的严重程度,我们会觉得不公平,就像你可以把声音的大小和光线的强弱配对一样。」

「这是心智发散性最清楚的例子,人家只是问他这家公司的财务稳不稳,他却想到该公司某项他很喜爱的产品。」

 

问题替代

假如对一个很难的问题无法马上找到满意的答案,系统一会找一个容易一点的相关问题来替代困难的,然后回答这个容易一点的问题。

用一个问题去替代一个问题,是解决困难问题的好策略

例子

 

情意捷径

判断和决策直接受到喜欢或不喜欢感觉的操弄,很少思辨和推理的成分在内。
情意捷径的范例
许多年前,我去拜访一位大型财务公司的投资部门经理,他告诉我,他投资了千百万美元在福特汽车公司的股票上。我问他,他怎么做出这个决定,他回答, 他最近去一个汽车展示场,对福特的车子印象很好。「啊!他们真的是知道如何去打造一辆汽车!」这就是他的解释。他非常清楚地表示,他相信他的直觉, 所以对他的决定很满意。我非常惊讶他没有考虑经济学家一定会问的一个问题:福特的股票现在是低于它的市场价值吗?相反的,他听从他的直觉,他喜欢 福特汽车,喜欢福特公司,喜欢拥有福特公司的股票,从我们对正确选择股票的知识来说,这位投资专家可以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投资经理面对的问题(我是否该投资福特的股票?)很困难,但是一个比较简单而且相关问题的答案(我喜欢福特汽车吗?)马上就进入他的心中,决定了他的选择。

当面对困难问题时,我们经常回答比较容易的问题,而不是回答真正的问题,而且通常没有注意到这样的问题替换。

 

二、捷径与偏见

小数原则

大多数人在判断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往往会违背概率理论中的大数定律,而不由自主地使用“小数定律”,即滥用“典型事件”,忘记“基本概率”。

从统计角度来解释:极端的结果比较可能在小样本中出现。大样本比小样本更值得相信,小样本统计可以会造成严重的谬误。

  • 大样本比小样本精确。
  • 小样本比大样本容易得出极端的结果。

 

因果的偏见

对因果想法的偏好,把我们带到严重的错误中,使我们在评估真正的随机事件的随机性上犯了错。
小测试

男男男女女女

女女女女女女

男女男男女男

 

这些顺序是否有同样的发生机率?直觉的反应是「当然没有」。这个反应是错的。因为这些事件是独立的,而且生男和生女的机率(几乎)一样,所以任何一种六个宝宝的性别序列发生机率都是一样。

即使你现在已经知道这个结果是真的,它还是跟你的直觉预期不符,因为只有第三个序列看起来是随机的。我们对随机的误解相当常见,有时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手气旺」真的存在吗?

假如一个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出色,就应该多把球给他,因为他现在“手气正旺”吗?

但是分析出几千次这种情况后发现,根本没有「手气旺」这回事,不管是投篮或罚球都没有。当然,有的球员比别的球员准确一些,但是投中或没有投中的序列是完全符合机率的。所谓「手气旺」完全存在于人的眼中,人们太容易看到因果关系,这是一个影响深远的认知错觉。

例子

「是的,本制片公司自从新首席执行官上任后,已推出三部成功的电影,但是现在就说他的好手气会持续下去,恐怕还太早。」

「我不愿相信新任的业务员是个天才,我要先去问一下统计学家,请他估算一下他的成功是来自机率的可能性有多少。」

「这个观察的样本太小了,以致不能得出任何推论,我们不要被小数原则给骗了。」

「我想先对实验的结果保密,直到有足够大的样本,不然我们会面对太早下结论的压力。」

 

锚点效应

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一样制约着估测值。 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
小测试

你问「甘地死时是不是已经114岁了?」会得到比问「甘地死时是否35岁」来得高很多的估算值。

调整不足带来了锚点效应,当你从一个锚点数字开始,去评估它是太高还是太低,慢慢调整你的估算值,在心智上慢慢移动你的锚,这个调整通常不成熟,未达到最后目的就提早结束了。调整不足解释了为什么你下高速公路进入市区后,会开得比较快,尤其当你一边跟别人说话时;

 

锚点效应中的促发效应

你没有一秒钟会相信甘地活到144岁,但是你的联结机制一定会对一个很老的人产生印象。系统一理解句子的方式,就是尽量相信它是真的,而选择活化兼容的思想产生了一串系统性偏误,这使得我们轻信或倾向于坚信我们所相信的东西。系统一尽力建构一个将锚点数字当作真实数字的世界。

 

锚点指数

有人会问去旧金山探索博物馆(Exploratorium)参观的人两个问题:

美国最高的红杉(redwood)是高于还是低于1200英尺呢?

你猜测最高的红杉的高度是多少?

在这实验中,高锚是1200英尺,另一组受试者看到的则是180英尺(低锚),两者相差了1020英尺。

如我们所预期的,这两组产生了差异颇大的平均估计值:844英尺和282英尺,差了562英尺。锚点指数是两者差异的比例562/1020=55%。这个55%是典型的锚点指数,在很多其他的实验中,都得到相似的数字。

 

例子

「我们想要并购的公司送来了他们的商业计划,包括预期营收,我们不应该被那个数字影响,把它放到一边去。」

「计划都是描述最好的状况,我们在预测实际结果时,避免把锚点设在计划上。去设想计划可能失败的各种方式是预测真正结果的一种方法。」

「我们协商的目的是使他们锚点落在这个数字上。」

「让我很清楚地告诉你,如果这是他们的提案,协商就破裂了,我们不想从那里开始。」

「被告律师轻浮地提出一个低得不合理的损害赔偿金,而法官把锚下在那一点上了。」

 

 

可用性捷径

人们在估算一个类别的频率时会怎么做,看我们能从记忆中提取多少这类例子出来,假如提取是容易且流畅,那么这个类别会被判断为很大。
例子
「六十岁以后离婚的人」或「危险的植物有多少」

 

可用性捷径导致的偏见

  •  凡是吸引你注意力的鲜明事件,会很容易从记忆中提取。好莱坞电影明星离婚和政客性丑闻会吸引很多人的注意力,所以这些事件很容易进入你心中,因此,你比较可能夸大好莱坞明星离婚和政客性丑闻的频率。
  • 戏剧性的事件会暂时增加这个类别的提取可能性。飞机失事会引起媒体的大幅报导,这会暂时改变你对飞行安全的感觉;在你目睹汽车在路边燃烧后,这个意外事件会留在你心中一阵子;有好一阵子,世界对你来说是个危险的地方。
  • 个人的经验、影像和生动的记忆,都会比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单纯的文本,或统计数字,容易提取。法官的误判会使你对司法失去信心,你的切身之痛远比你从报上读到相似事件来得印象深刻。

 

不可用性捷径

假如我要比预期的辛苦这么多倍才能完成这些数学题,那我一定不是很会数学的人。请注意,这个推论是根据惊讶而来的——流畅性比预期的还要差。

 

媒体造成的可用性偏见

每个人的预测受到媒体报导的影响。媒体报导本身就是偏好新奇和辛辣的。媒体不只是塑造大众有兴趣的议题,同时也被这些议题所塑造。我们大脑里的世界并不能精准反映真实世界。(例如媒体天天报道飞机失事,大家都觉得坐飞机比开车危险了)

 

例子

「因为上个月,两架飞机相撞,她现在只敢搭火车,她真傻,失事的机率并没有因此而增加,这是可用性偏见在作祟。」

「他低估了室内污染的危险性,因为媒体很少报导,这是可用性效应的现象。他应该去查一下统计数字。」

「她最近看了太多间谍电影,所以觉得到处都有阴谋。」

「这位首席执行官最近有好几个案子都很成功,所以失败的可能性不容易进入她心中,可用性偏见使她过度自信。」

 

表征捷径

月晕效应

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首先根据初步印象,然后再从这个印象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特质。

也就是,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即是常常以既定印象概全。 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例子

「她会赢这次的大选,你可以看出她是个赢家」

「他在学术这条路上走不远,他有太多的刺青」

 

表征判断的好处

  • 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友善的人事实上的确比较友善。
  • 又高又瘦的职业运动员比较可能是篮球员,而比较不会是足球员。
  • 有博士学位的人,比高中毕业就不再接受教育的人更有可能订阅《纽约时报》。
  • 年轻人比老婆婆开车勇猛。

 

表征判断的坏处

过度偏好预测一个不太可能发生(即基率很低)的事件会发生。

 

例子

「草地修剪得很漂亮,接待员看起来很能干,家具很吸引人,但这并不表示这是一家经营良好的公司,我希望董事们不会依表征来做决定。」

「这家新创公司看起来好像不会倒,但是这个产业的成功基率很低,我们怎么知道这家公司跟别家不同?」

「他们一直在犯同样的错误:从很不充分的证据来预测罕见的事件。当证据薄弱时,我们应该依基率来做判断。」

「我知道这个报告真是糟透了,它可能是根据可靠的证据写的,但是我们有多确定?我们一定要在思考中保留一些怀疑。」

 

少就是多

请思考下面两 个场景,实验者请两组受试者评估机率:

  • 明年北美洲会有水灾,超过1千人会丧命。
  • 明年加州会有大地震,并引发水灾,导致1千多人丧命。

加州地震的场景比北美洲发生水灾看起来比较可能发生,虽然机率还是很低。如我们所预期的,场景描述得愈详细、信息愈丰富,机率的判断愈高,这一点跟逻辑正好相反。

 

当受试者看到这些餐具时,你可以马上感觉到A组的平均价格低于B组,因为没有人愿意买破盘子。如果把A组 16 个盘子拿掉(里面有七个是没破的),它们价值就增加了。这个现象就是「少就是多」。

 

例子

「他们建构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场景,坚持说它有高可能性(highly probable)。它不是一个看似真的故事而已。」

「他们在很贵的产品上,搭配了一个很便宜的礼物,使得整个交易不吸引人,在这里,少就是多。」

「在大多数情况下,直接的比较会使人们更小心、也较有逻辑性,但是不常如此。有时,直觉会打败逻辑,即使正确答案就在你面前,瞪着你看,你还是会犯错。」

 

因果基率VS统计基率

  • 统计基率通常被低估,当人们有该个案的特定讯息时,统计基率有时会整个被忽略。
  • 因果基率被当作个案的讯息,人们很容易把因果基率跟其他和个案相关的讯息结合。

 

回归到平均值

你有时会发挥好一些,有时会发挥差一些,不过最后都回归到平均值。

 

例子

「她说经验告诉她,批评比夸奖有效,她不了解的是,这全是回归到平均值的关系。」

「或许他第二次的面试不会像第一次那样给人印象深刻,因为他害怕会令我们失望,但是比较有可能是他的第一次面试是出乎寻常的好!」

「我们筛选的程序很好,但是不完美,所以我们应该预期有回归发生。当最好的候选人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时,不要惊讶。」

 

如何做没有偏见的预测

  • 两者都有基准线预测,假如你对手边这个案子,没有任何信息,你可以用基准线的机率作为你预测的机率。在类别的情形,它是基率。在统计数字的情形,它是相关类别的平均结果。
  • 都有直觉预测,不论是可能性或 GPA,这种预测会将呈现在脑中的数字表达出来。
  • 你预测的目标都是在基准线和你直觉反应的中间。
  • 在事先预设好的案子中缺乏有用讯息时,你采用基准线。
  • 在其他的极端中,你也坚持你的直觉预测,当然,只有在你对支持的证据做了关键性的审查,而对一开始的直觉反应有完全的信心时,才如此。
  •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你会发现有理由怀疑你原始判断和真相之间的相关是完美的,你最后给的判断会在两极端之间。

 

例子

「那家刚成立的小公司有着非常好的概念和点子,而且证明了它是可行的,但是我们不应该期待它未来也能做得这么好。从公司创办到上市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它还有很大的回归空间。」

「我们直觉的预测很赞同它,但可能太高了一些。让我们来考虑一下证据的强度,以及向平均值回归。」

「这个投资可能很好,即使最好的猜测是它会失败,我们先不要说我们真的相信它是下一个谷歌。」

 

事后诸葛亮

我们的心智总喜欢给过去的事找理由。当一个不可预测事件发生时,我们立刻调整对世界的看法来解释这个惊奇。假如一个事件的发生了,人们会夸大他们当时给的机率。假如这个事件后来没有发生,受试者会错误地回忆说,他们早就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更多实验显示,人们会过度夸张自己的正确率。一个在事前看起来是很谨慎小心的行为,可以在事后被看成不负责任的行为。

 

成功的公式

我们能够了解过去的错觉其实又更加深了我们的错觉,使我们自以为可以控制和预测未来。这个错觉令我们安心、舒适,它减少了焦虑。假如我们真正知道有多少不确定性存在的话,我们会非常焦虑。

所以才有这么多鸡汤书教我们怎么成功

 

例子

「这个错误看起来很明显,不过这是后见之明,你不可能事先知道的。」

「他从这个成功的故事中学到太多东西,有点太过理想了。他落入了叙述的谬论中。」

「她说这个公司经营得不好是一点证据也没有,她唯一知道的就是股票下跌了。这是一个结果的偏见,一部分来自后见之明,另一部分来自月晕效应。」

「要小心不要落入结果的偏见,这是一个很笨的决定,即使最后没事了,它还是一个笨决定。」

 

 

三、过度自信

效度的错觉

觉得自己的预测是有效的。宣称高度自信其实只是告诉你,你在心中建构了一个合理的故事而已,并不代表故事是真的。

它是人的一種認知錯覺,人們對很弱的證據做出很強的預測,完全沒有考慮應該把看到的失敗和成功先做迴歸預測。

 

专家真的可靠吗?

专家可能对不久的将来有正确的卓见,但是对长期预测是不行的。可能预测的未来与不可预测的遥远未来的界线,现在还无法分得清楚。

例子

「他知道记录显示,这种疾病的发展是最不可预测的,他怎么可能表现得这么有自信?听起来像效度的错觉。」

「她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来解释她所知道的东西,而这故事的合理性使她自我感觉良好。」

「他凭什么认为他比市场聪明?这难道不是技术的错觉?」

「她是豪猪,她用理论来解释所有的事情,这使她产生错觉,以为她了解全世界。」

「问题不是这些专家是否接受过良好的训练,问题在这个世界是否可以预测。」

 

直觉VS公式

算法和人类之间的竞赛分数还是没有变。大约有60%的研究显示,算法在正确率上显著优于临床师。其他方面的比较在正确率上是相同的,然而,不分轩轾就等于是统计规则赢了,因为它比用专家去判断便宜多了。

 

专家为什么会输给公式?

  1. 专家想耍聪明,考虑范围超越了变量的范围,太复杂就失去了准头。复杂度在特殊个案中可能有效,但是常常得不偿失,失去了效度,把因素简单综合起来考虑有时效果更好。
  2. 人们从复杂的信息中,做出总结判断常常是不可救药的不一致。一个没有信度的判断是不可能成为任何东西的有效预测。

这个研究有一个非常令人惊异的结论:

为了要达到最大预测正确度,最后的决定应该留给公式去做,尤其在低效度情境下。

 

一个预测的范例

假设你需要为公司雇用一个销售员,假如你真的想雇用一个最适合这个工作的销售员,下面就是你该做的:

  1. 选择几个人格特质,它是在这位置上,如果要成功必须要具备的(例如,技术纯熟、和颜悦色、可以与人相处、值得信赖等等),不要太多——六个面向就足够了。你所选的人格特质尽量具有独立性,不要和别的人格特质牵扯在一起。
  2. 替这些人格设计出一些问题,然后去想从一个1到5的量表上怎么给分。你要对什么叫叫非常弱,什么是非常强的项目有概念。

用这个方法找出来的人远优于其他的方式。所谓其他的方式就是毫无准备就去面试,然后凭着直觉的判断,「我看着他的眼睛,我喜欢我所看到东西」来做选择。

 

例子

「当我们可以用公式来替代人为判断时,我们应该这样做。」

「他认为他的判断是很复杂和精致的,但是简单把分数加起来所得的结果可能比他好。」

「让我们先来决定一下我们要给这些候选人过去的表现多少的权重,不然我们会对面试的印象给予太多的权重。」

 

什么时候应该信任专家?

他处于:

  • 一个很规则,可以被预测的环境。
  • 一个从长久的练习中,习得这些规律的机会。

当这两个条件都能被满足时,这个直觉就是一个技术直觉了。

例如医生、护士、运动员和消防队员是面对复杂但是有规则的环境。相反的,股票经纪人或政治学家的长期预测是在一个零效度的环境中,他们的失败反映出他们尝试要预测一个基本上不可预测的事件。他们是在一个低效度的情境,那是不可能出现高正确率的。

请记得这个规则:

在没有稳定规律的环境中,千万不可相信直觉。

 

例子

「在这项作业上她有多少专业知识?她有多少练习机会?」

「他真的相信初创公司的环境足够规律化,使他有信心认为他的直觉可以挑战基率吗?」

「她对自己的决定非常有信心,但是主观的自信是判断正确率很差的指标。」

「他真的有机会去学习吗?在他的判断上,他所收到的回馈有多快,多清楚?」

 

三个教训

1、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预测未来的方式,分为「内部的看法」(inside view)和「外在的看法」(outside view)。

2、我们经常做项目计划是依最佳情况而不是依真实情况。

3、「不合理的坚持」(irrational perseverance):我们明知道计划很大可能会失败却不放弃。面对一个选择时,我们放弃了理性而不是放弃这个计划。

 

又一个预测方法

  1. 找出适当的参考类别(厨房改建、大型铁路工程等)。
  2. 取得这种类型的统计数字(如每一里铁路要多少造价,或超越预算的百分比),用这些统计数字来得出一个基线的预测。
  3. 用这个案子特别的讯息来调整基线预测,假如已有某些理由去预期乐观的偏见会在本项目中比在其他类似的案子中更为突出。

 

乐观

乐观很正常,但是有些幸运的人比我们一般人更乐观。假如你在基因上,有乐观偏见的福赐,你根本不需别人告诉你,你很幸运——你自己已经觉得了。

当然,乐观的好处只有给那些轻度偏见,和那些能够“非常正向而没有失去真实感”的人。

 

竞争忽略

  • 我们聚焦在我们的目标上,把锚点定在我们的计划,忽略相关的基率,让自己陷入计划的谬论。
  • 我们聚焦在我们想做、能做的事上,忽略别人的计划和别人的技术。
  • 当我们解释过去和预测未来时,我们聚焦在技术的因果关系角色,忽略运气的角色。所以我们偏向控制的错觉(illusion of control)。
  • 我们聚焦在我们知道的东西上,忽略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这使我们对自己的信念太过自信。

 

专家的过度自信

专家的过度自信是被他的病人或客户所鼓励的,“一般来说,如果医生显现出不确定性,他会被认为很懦弱或不专业,在这行业上,信心的重要性比不确定性高,而且对病人显示不确定性是会被责难的。”一个专家如果完全坦承自己的无知,他会被比较自信、比较得到客户信任的竞争者所取代。

 

事前检讨

事前检讨有两个好处:

  1. 它克服了许多团队所面临的集体思考的效应,即一旦决策好像已经制定了,其他人就不讲话了,因为怕被说没有团队精神
  2. 它解放了有知识的人的想象力,使他们朝着急需厘清的方向去思考。

 

例子

“他们有控制的错觉。他们严重地低估了障碍与困难度。”

“他们好像得了严重的’竞争者忽略’的毛病。”

“这是一个过度自信的案子,他们似乎认为自己知道的比实际的还多。”

“我们应该举办一个事前检讨会,有人可能会想到一些我们忽略的威胁。”

 

四、选择

预期效用理论

风险情况下,个人所作出的选择是追求某一数量的期望值的最大化。

最大效用原理:在风险和不确定条件下,个人的决策行为准则是为了获得最大期望效用值而非最大期望金额值。

框架效应:有的时候,人们大幅度地改变他们的偏好,主要是因描述这个问题所用的字眼和方式的关系。

计算期望值

假设赌局是用它的期望值来估算:一个可能的结果是,每一个可能结果加权后的总和。例如:

赌局80%机会去赢100元和20%机会去赢10元的期望值是82元(0.8×1000.2×10

 

伯努利的效用

大部分的人是不喜欢风险的(风险就是有机会拿到最低的可能结果),假如他们可选择赌局,或选择得到跟期望值一样多的钱时,他们会选择确定的报酬。事实上,即使确定的钱比预期的价值低,不喜欢风险的人还是会选择确定拿到钱,他会付一点额外费用(premium,溢价)去避免不确定性。

你可以看到增加100万对已有100万财富的人增加了20个效用单位,但是增加100万给有900万的人,它只增加4个效用单位。伯努利认这递减的财富价值正是人们不爱风险的原因,一般人会去选确定的钱,而不会去选期望值相等或稍微高一点的赌局。

他的效用函数解释了为什么穷人会买保险,为什么富人会卖保险给穷人。你可以从上图看到,对一个有1千万的人,损失100万引起4个效用单位的损失(从100到96)。但是,对一个有300万的人,这个损失就是18个单位(从48到30),穷人会很高兴付保险费,把他的风险转到有钱人身上,这就是保险的原理。

 

展望理论

每个人基于初始状况(参考点位置)的不同,对风险会有不同的态度。

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选择,取决于结果与展望(预期、设想)的差距而非单单结果本身。即,人在决策时会在心里预设一个参考标准,然后衡量每个决定的结果,与这个参考标准的差别是多大。

小实验

一个人展望(预期)能得到奖金500元,当他的决策让他得到奖金500元,他会觉得没什么;

若他有办法得到多于预期的500元,多数人会审慎地考量这方法(决策)带来的风险,以免失去展望(预期)回报;

如果相反,即使他有另一个比较安全,但让他少得100元奖金的办法(决策),那多数人会宁可冒较大风险,以获取展望(预期)回报。

 

展望理论的三个核心特质

  1. 评估是相对于中性参考点而言,所谓参考点又被称为「适应程度」(adaptation level),你很容易做一个实验来了解这个原则。请放三碗水在你前面,把冰块放进你左边的碗中,把温水加到你右边的碗中,中间那碗水应该是同室内温度。把你的手分别放进冷水中和温水中两分钟,再把两手一起放入中间那个碗中,你会感到一手热,另一手冷。
  2. 递减敏感度原则适用到感官和评估财富的改变上。在黑暗的房间里,打开一盏小灯,就会有很大的效应,但是同样的光度在一个很亮的房间里就不会被注意到。同样的,900元和1,000元的主观差距比100元和200元的差距小得多。
  3. 规避损失,当直接比较时,损失带来的感觉大于「得」

 

 

损失规避

这张图有两个显著的部分,在中性参考点的左边和右边。一个很鲜明的特质是它的S形,代表了得与失的递减敏感度;此外,S形的两个曲线不是对称的,斜线的函数在靠近参考点时,急剧地改变:对「失」的反应强过对「得」的反应,这就是「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

 

自测

你可以问你自己下面这个句子来测量你对损失规避的程度:我至少要赢多少才会平衡掉我对失去100元的感觉?对很多人来说,这数字大约是200元,是损失金额的两倍。「损失规避的比例」(loss aversion ratio)在好几个实验中被发现是在1.5到2.5之间

 

例子

「他深受极端的损失规避之苦,这使他拒绝非常好的机会。」

「她有那么巨大的财富,她对极小的得和失的情绪反应就一点道理也没有了。」

「他把损失加权到获利的双倍是很正常的。」

 

禀赋效应

当一个人拥有某项物品或资产的时候,他对该物品或资产的价值评估要大于没有拥有这项物品或资产的时候。

这是因为损失规避:放弃一瓶好酒的痛苦比得到一瓶同样好的酒的快乐还大。

 

 

坏的事情

坏的情绪、坏的父母、坏的回馈比好的影响力大,坏消息处理得比好消息彻底,我们避开坏的自我定义的动机,比追求好的自我定义更强,坏的第一印象和坏的典型很快形成,很难改变。

维持一个稳定的关系需要好的互动比坏的互动高5倍。在社会领域中,其他的不对称还更惊人。

一段好友谊要很多年的经营,却可以毁于一个行动。

 

关于协商

损失规避制造出的不对称性,使协商难以达成共识。

你对我的让步是我的得利,但却是你的损失,它使你感到的痛苦大于它给我带来的快乐。不可避免的,你会比我对它定的价格高。当然,你对我要求的让步也是同样情形,你不觉得它们值这么多钱,协商一块正在缩小的饼是特别的困难,因为它需要分配损失。假如是正在扩大的饼,在协商上就容易多了。

 

例子

「这个改革不会通过,这些受到损害的人会比得到利益的人抗争得更凶。」

「他们每一个人都认为对方的让步比较不痛苦,双方都错了,因为这是损失的不对称性」

「假如他们了解这个饼变大了,他们会觉得重新协商契约比较容易,因为他们不是在分配损失,而是在分配所得,这应该比较容易达到共识」

「这附近的房租最近上涨了但是房客不认为我们应该涨他们的租金,他们觉得他们应该受到目前契约条件的保护。」

「我的客户不反对价格调高,因为他们知道我的成本变高了,他们接受我有权利应该要有利潤。」

 

确定性效应

从95%增加到100%是另一个很大的质的改变,叫做「确定性效应」(certainty effect)。对那些几乎确定的结果,给予低于它的机率应得的权重。
范例

现在有个风险调整(risk-adjustment)公司来找你,他愿意付你91万来买你的案子,他提的金额比你的期望值(即95万)低了4万元。你确定你不要卖给他?假如这种事真的发生在你身上时,你要知道有种产业叫做「结构性和解」( structured settlement),他们就是运用确定性效应,提供很大的金额来保障你的确定性。

可能性和确定性在损失研究这个领域有相似的强烈效应。当你亲爱的人被推进手术房时,5%的截肢机率是非常糟的,绝对比10%风险的一半还糟。因为可能性效应,我们常会把小风险加权,我们愿意付比期望值多很多的钱去终止这个不确定性。

 

阿莱悖论

问题

请问,在问题A和问题B中你会选哪一个选项?

A:有61%的机会去赢52万元,或63%的机会去赢50万元。

B:有98%的机会去赢52万元,或100%的机会去赢50万元。

假如你像大部分的人,你会喜欢问题A中左边的选项,以及问题B右边的选项。假如这是你的选择,你就犯了一个逻辑上的罪,违反了理性选择的原则。

这个选择型态没有逻辑上的理由,但是有心理上的理由:确定效应发挥作用了。在问题B中100%和98%之间2%的差异,绝对大于问题A中63%和61%的差异。

 

决策加权

在低端,我们看到可能性效应:对不太可能的事件,持续性地过度加权。

例如,对机率2%的决策加权是8.1,若符合理性选择公理的话,决策加权应该是2,所以稀少、不太可能的事件被加了4倍的权重。在机率量表右端的确定效应更惊人,在只有2%机率不会赢(即98%赢)的情况下,效用竟然减少13%(从100到87.1)。

当你把注意力放在威胁上时,你会觉得担心——而你对这个决策的加权反映出你的担心程度·因可能性效应,担心程度会超越这个威胁应有的机率。这时减少或减轻风险是不够的,要去除这个忧虑,必须要将风险的机率降到零你才能安心。

 

四象限形态

人们把价值依附到得和失上,而不是到财富上,所以他们给结果的加权与结果发生的机率不同。

 

例子

「他很想和这个滥诉和解,以避免反常的损失,不管这机率有多不可能,这是把很小的机率过度加权了。既然他有可能碰到很多类似的问题,他最好是不要退让。」

「我们从来不让度假计划悬在最后一分钟才能拍板的交易上。我们宁可多付一些钱来买确定的行程。」

「只要有一点机会打平,他们就不会停损,这是在损失情况下寻求风险。」

「他们明知瓦斯爆炸的风险很低,但还是希望去除这个担心,这是可能性效应,他们要的是安心。」

 

罕见事件

很不可能发生的事件不是被忽略,就是被过度加权了

  • 人们过度高估不可能事件的可能性。
  • 人们在做决定时对不可能事件过度加权。

 

分母的忽略

心理实验

A罐中有10颗弹珠,其中1颗是红的。

B罐中有100颗弹珠,8个是红的。

你会选哪一个?在A罐中,赢的机率是10%,B罐中是8%,所以这个选择很容易,但是不对:有30%~40%的学生选了红色弹珠比较多的B罐,而不是赢得红色弹珠机率比较高的A罐。

假如你的注意力是聚焦在能使你赢的弹珠上,你就不会去管不能让你赢的弹珠,至少不会给予它们同样的注意力,你忽略了分母!

 

说话的艺术

话术

你读到「一个保护孩子不会得到致命疾病的疫苗有0.001%的机会造成永久性伤害。」这个风险看起来很小。

但是假如把它写成「十万个接种疫苗的孩子中,有一个会得到永久性的伤害。」你心中立刻浮现一个残障孩子的影像,999,999个安全接种的孩子就退到背景里去了。

就如分母的忽略所预测的,低机率的事件在用相关频率来描述(例如有多少)时,会得到比较重的加权。

话术2

与琼斯先生相似的病人被估计有10%的机率在出院后的头几个月会做出攻击的暴力行为。

100名跟琼斯先生类似的病人中,有10名被估计在出院后的头几个月会做出攻击性的暴力行为。

结果看到频率呈现方式的专家驳回病人的申请几乎是看到机率呈现的两倍(41%对机率呈现的21%)。


描述得愈生动,会对同样的机率赋予更高的加权。

 

如何面对损失规避

当你面对损失规避的时候请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你现在躺在床上快要死了吗?这是不是你这辈子最后一个赢面不大的小赌局?你不可能再有机会去赌同样的赌局,但是你有很多的机会去考虑许多有趣的赌局,赌注跟你的财富相较之下很小。

你会帮你自己的财务状况一个大忙,假如你能够看到每一个这种赌局都是许多小赌局绑在一起的话。假如你一直复诵这个神咒 ──你赢一些,你输一些──这会使你非常接近经济学上的理性。

使用咒语的条件

  • 当赌局是真正彼此独立时,它才会发挥作用,它不适用于同一产业的多重投资,它会全军覆没。
  • 当可能的损失不会使你对你整体财富担忧时,它才会发挥作用,假如你会把损失看成你经济情况的一个恶耗,就要小心,不可用它。
  • 它不可用在长期的赌注上,即当每一个赌注赢的机率都很小时。

 

不要天天看股票

密集去看每天投资的波动会失去原有的立场,因为频率高的小损失所带来的痛苦,会超越同样频率所带来小赢的喜悦,个人投资者就会忘记当初投资的初衷。大概每三个月查看一次投资表现就够了,甚至还不需这么频繁。除了增进生活的情绪品质,特意避免去看到短期的结果会增进决策和结果的品质。

 

制定风险政策

假如你有风险政策的话,他们投资的表现会更好,因为只要出现相关问题,就能用同样的政策去应对。

 

例子

「告诉她像股票经纪人一样的思考,你赢一些,你输一些!」

「我决定只要每一季去评估一下投资组合即可,我对损失有太大的厌恶,使我不能看着每天起伏的价格做出理性的判断。」

「他们从来不买延长的保险单,这是他们的风险政策。」

「我们每一个首席执行官在他们自己的领域中都是损失规避的,这非常自然,但是这结果却造成组织保守,没有去冒足够的风险。」

 

心智账户

炒股中发生的事情

在你的投资组合中,茅台股份是赚钱的,如果你今天卖掉它,你会赚5千元。你也同样投资在比亚迪汽车,它现在的价钱比你买的时候少了5千元。

你可以这样想:「我应该卖出茅台股份的股票,在我的投资记录上留下一个成功者之名。但是,我也可以卖掉比亚迪汽车的股票,在我的纪录中,多增加一笔失败的纪录。我应该怎么做?」。结果你当然会去卖掉茅台股份,享受你成功投资者的滋味。

[/admonition

普通投资者为他买的每一个股票设立一个户头,他要在赚钱时才关掉户头。一个理性的代理人会通盘来考量投资组合,把未来可能表现最不好的股票卖掉,而不会去考虑这是赚的还是赔的。

关掉一个赚钱的心智帐户是很愉悦,但是这愉悦是要付代价的。

 

面对悔恨

人们通常预期的后悔感觉比他们实际经验到的更深,因为他们低估了心理防卫的功效──即「心理免疫系统」。你不应该太过于关注自己是否会悔恨,即使你有一些悔恨,也比你现在想像中程度少一点。

 

例子

「他的现金购买和信用卡购买有不同的心智户头,我一直提醒他,钱就是钱,不需要分开计算。」

「我们仍然持有那些股票,因为不想在关掉我们的心智户头时,帐户处于亏损状态,这就是处置效应。」

「我们在那家餐馆发现一道非常好吃的菜,为了避免悔恨,我们从来没有去试吃别道菜。」

「销售员给我看了最贵的婴儿汽车座椅,说这是最安全的,我没有办法使我自己去买便宜一点的座椅,它给我的感觉像是一个交易的禁忌取舍。」

 

联合评估

将我的财富单独和马云对比,真的很低,所以我是很穷的人吗?我的财富和流浪汉对比,真的很富有啊,所以我又应该是很富有的人吗?所以评估一个问题应该联合评估。

 

成本与输的区别?

小测验

请看下面两个选项:

  • 你愿意接受一个赌局,它给你10%的机会去赢95元,和90%的机会去输5元?
  • 你愿意花5元去买一张彩券,它给你10%的机会去赢100元,90%的机会什么都没赢?

先花点时间去说服你自己,这两个赌局是一模一样的,在这两个赌局里,你必须去决定你是否要接受一个不确定性,它使你要不然多了95元,要不然少了5元。

事实上,第二个问题的陈述法吸引了很多的正向回答,假如把它写成:花一张彩券的成本去赌但是没有赢,会比你输了这场赌局要容易接受得多。我们不应该惊讶:

「输」引发很强的负面感觉,比「成本」这两个字高得太多。

 

折扣与减价

人喜欢折扣而不喜欢多付费用。这两项在经济上可能相同,但在情绪上是不相同的。人喜欢折扣而不喜欢多付费用。

 

存活率与死亡率

这两个对短期开刀结果的描述如下:

开刀后一个月的存活率是90%

开刀后第一个月的死亡率是10%

你已经知道结果了,在第一个框架下,84%的医生选择了开刀,在第二个框架下,50%的医生选择其他方式。

 

经验效用

怎样去测量一个经验效用?

测试方法

我们怎么去回答「海伦在医疗过程中受了多少苦?」或是「她在沙滩上的20分钟享受了多少的快乐?经验效用就像每天的温度或气压计一样,会不同,你可以把它画成一个时间的函数曲线图。海伦在看病时,或度假时,所感受到的痛苦和快乐可以用曲线图画出来,曲线下面的面积就是经验效用。

假设两个病人都用相似的疼痛量表,哪一个病人受的苦比较多?没有异议,大家都同意B病人受的苦多,B病人受的苦在任何一个疼痛程度上都没有比A病人少,他曲线下的面积比A大了很多。

 

记忆效用

但是从记忆方面的效用又是不一样的,如果病人从回忆角度上来说,他们记忆中的痛苦是这样的:

最痛是10分量表中的8,对两个病人来说是一样的,但是在检查结束前最后的评分,A病人是7,B病人是1。A病人在「顶峰-结尾」的平均是7.5,B病人4.5。如我们预期的,A病人对大肠镜检查的记忆就是比B病人坏了很多。.

记忆效用遵循以下规则

  • 「顶峰—结尾」规则:整体内省的评分排序可以从最痛时段和结尾时的平均数得之。
  • 长度的忽略:检查过程的长短对整个痛的分数没有影响。

 

经验效用VS记忆效用

  • 假如目标是减轻病人痛苦的记忆,那么减低顶峰痛苦的强度就比减少手术长度来得重要。同样的理由,假如要病人保留比较好的记忆,那么慢慢地减轻痛比马上减轻好,这样在手术结束时,痛已经很轻微的了。
  • 假如目标是减少实际感受到的痛,那么快速地完成检查可能就是我们要追求的,即使快速完成会增加顶峰痛的强度,给病人留下很痛苦的记忆。

经验自我无法自己表达,记忆自我有时是错的,但是它是计分的人,而且掌控我们从生活中学到什么东西,它是做决定的人。我们从过去所学就是要使未来的记忆达到最高品质,它不见得是我们未来的经验。

 

冷水冻手试验

每一个受试者都忍受两个「冷水冻手」的版本。

短的版本是把手放在14℃的水中60秒,14℃是会痛,但没有到不可忍受的程度。60秒到时,实验者告诉受试者可以把他的手拿起来了,同时给他一条温热的毛巾。

长的版本是90秒,前面60秒跟短的版本一模一样。在60秒结束时,实验者什么都没说。他打开水龙头,让一些温水进入水盆中,在后面的30秒,水盆的温度升高了一度左右,刚刚好让大部分的受试者侦察到痛的强度有一点减轻。

从经验自我角度来看,长的版本显然是最糟的,我们预期记忆自我有不同的意见,「顶峰-结尾」规则预测短版本记忆比长版本差,「长度的忽略」预测90秒和60秒疼痛的差异会被忽略。我们预测受试者会比较偏好长版本的记忆,会选择去重复它。果然如此。80%的受试者报告,在长版的最后一个阶段痛减轻了,所以他们愿意重复长版的「冷—手」。

这决定表示他们愿意忍受多30秒不必要的痛去做第三次尝试,记忆效用战胜了经验效用!

 

例子

「你完全是从记忆自我去想你失败的婚姻。离婚就像一首有刮痕的交响乐,结束得不好不代表它全部都不好。」

「这是一个不好的长度忽略例子,你给好的和坏的经验同样的加权,虽然好的部分比其他部分长了10倍。」

 

人生的评估

心理试验

心理学家迪纳 (Ed Diener) 和他的学生想知道是否时间长度的忽略和「顶峰-结尾」规则会掌控整个生命的评估。他们用一个虚构的人物,珍──一个从来没有结婚,没有小孩,在一场车祸中突然死去的故事给受试者看。

在一个版本中,她这一生都过得非常快乐(30年或60年),喜欢她的工作,去度假,与她的朋友在一起,有她的嗜好。

另一个版本是增加了五年的寿命,死时是35岁或65岁,这额外的五年被描述为过得不错,但不及之前那么好。

读完了珍的故事后,每一个学生要回答两个问题:「就她整个生命来说,你认为她的生活有多么令人羡慕」以及「你认为珍这一生经验到多少的快乐或不快乐?」。

测验结果是大多数人都认为第一个版本的人生更快乐。

这个结果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楚的证据,时间长度是可以被忽略的。在受试者组间设计(不同的受试者看不同的版本),增加生命的长度一倍并没有增加她生命的可羡慕性,也不影响对她总和的快乐经验的判断。显然的,她的生命是切一片原型下来代表,而不是看一序列的时间切片。

因此,她的全部快乐总和 (total happiness) 是她生命中某一段典型生活的快乐,并不是她一生快乐的总和。所以增加五个有一点快乐的年头,对一个很快乐的人生来说,反而使整个生命的快乐总和下降了。

 

如何让自己更幸福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从在那当下所发生的事得到我们的快乐和痛苦。例如,要从吃得到快乐,你必须注意到你正在吃。注意力是关键。

我们的情绪状态有很大一部分是取决于我们在注意什么,我们一般是聚焦在目前在做的事情上,以及直接的周边环境。

预测一个人今天心情的第二好的指标,就是他有没有跟亲友接触。快乐是花时间与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在一起,这句话其实一点都没有夸大。

 

例子

「增加你的快乐的最简单方式,是去控制你对时间的使用,你能找到更多的时间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吗?」

「在收入到达满意水准后,你可以买到更多的享乐经验,但是你会失去一些享受比较不那么贵的东西的能力。」

 

目标的重要性

有没有目标造成很大的差异,人们在十八岁时定的目标的高低,同时也代表了他们长大后成就的高低。

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发现改变了我对幸福的定义。人们为自己设定的目标对他们将来要做什么,是如此的重要,只聚焦在经验到的幸福上是不对的。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